二甲苯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二甲苯”是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毒性。

二甲苯-健康危害

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二甲苯蒸气对小鼠的LC为6000*10-6,大鼠经口最低致死量4000mg/kg。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动物实验表明,高浓度或大剂量染毒时,对生殖机能及胎仔发育有影响。有人分析了接触甲苯工龄在5年以上的女工140人的生育情况,她们在工作中接触的甲苯浓度,高时可达每立方米200-400毫克,低者在每立方米25-50毫克。甲苯对死胎无影响,妊娠及分娩经过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但新生儿体重偏低者(3000克以下者)为对照组的2倍。二甲笨的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报道甚少。有报告对月经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经血量过多及经期延长。自然流产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苯、甲苯、二甲苯分子量低,可透过胎盘屏障而直接作用于胚胎组织;苯能使母亲贫血从而可影响胎儿的营养;甲苯、二甲苯的代谢产物与甘氨酸结合后被排出,故于其转化解毒的过程中能大量消耗母体的蛋白质贮存;苯的代谢产物酚能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凡此等等均可对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每立方米40毫克,甲苯、二甲苯均为每立方米100毫克。最高允许浓度对胚胎及胎儿有无影响,尚缺乏深度研究,需要进一步观察。我国目前规定,孕妇、乳母禁忌参加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的各种作业。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0�8g/(cm3·min)(范围0.7~4.3�0�8g/(cm3·min))被吸收,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评价接触二甲苯的残留试验,主要是测定尿内甲基马尿酸的含量,也有人建议测定咱出气体中或血液中二甲苯的含量,但后者的结果往往并不准确。由于甲基马尿酸并不天然存在于尿中,又由于它几乎是全部滞留的二甲苯代谢物,因而测定它的存在是最好的二甲苯接触试验的确证。二甲苯能相当持久地存在于饮水中。自来水中二甲苯的浓度为5mg/L时,其气味强度相当于5级,二甲苯的特有气味则要过7至8天才能消失;气味强度为3级时则需4至5天。河水中二甲苯的气味保持的时间较短,这与起始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可保留3至5天。二甲苯由呼气和代谢物从人体排出的速度很快,在接触停止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二甲苯能相当持久的存在于饮水中。由于二甲苯在水溶液中挥发性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污染物。二甲苯在环境中也可以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其速度比挥发低得多,挥发到空气中的二甲苯可被光解。可与氧化剂反应,高浓度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二甲苯有中等程度的燃烧危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燃烧时火焰沿地面扩散。二甲苯易挥发,发生事故现场会弥漫着二甲苯的特殊芳香味,倾泄入水中的二甲苯可漂浮在水面上,或呈油状物分布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长发生皮肤干燥。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来源及其危害

揭示室内空气的隐形杀手:苯、甲苯、二甲苯的来源与危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这三种化学物质,尽管看似无形,却在日常材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苯:无色液体的神秘力量

苯,分子式C6H6,这个看似简单的分子却蕴含着强大的化学活性。它的无色透明液态特性,使其成为有机溶剂的首选,不溶于水,却能与酒精、氯仿等广泛混合。然而,这独特的挥发性使其在加热或明火下易燃易爆,一旦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4%至8.0%,就可能引发危险的爆炸。

甲苯与二甲苯:芳香味中的隐患

甲苯,C7H8,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为液体。它的挥发性与易燃性使得它在胶水、环氧树脂中大显身手。同样,二甲苯,由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混合而成,常用于油漆涂料,其独特的溶解性使它在多种溶剂中游刃有余。然而,它们的挥发性特征和易燃特性,都可能在不当使用或存放时带来健康风险。

毒害之源:苯的危害揭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苯列为高毒致癌物质,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长期接触苯会引发皮肤干燥、过敏性皮炎,甚至导致呼吸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和神经衰弱症状,进而威胁骨髓造血功能,甚至诱发白血病。

对女性来说,苯系物的危害更甚。甲苯和二甲苯可能影响生殖健康,导致月经异常和妊娠并发症的增加。长期接触,它们还可能引起慢性神经衰弱和生育问题,如胎儿先天缺陷。

隐形的污染源:室内空气的苯系物

苯和甲苯主要源于油漆、胶水、清洁剂以及木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它们常被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的制造,无形中将潜在的威胁带入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日常生活中选择低挥发性、环保的装修材料和产品,对于减少室内苯系物污染至关重要。

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及其危害,让我们能更谨慎地管理室内环境,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空气质量,远离这些无形的健康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