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孩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小孩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急是它的突出特点。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儿童多数是过敏体质。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鱼、虾、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都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较急,孩子或家长首先看到的通常是皮肤紫癜,大多开始出现在双侧小腿,踝关节周围,有时还伴有荨麻疹,病情较重的孩子上肢、胸背部也可出现出血点,甚至会有大片瘀斑或血性水泡。紫癜的特征是高出皮肤、大小不等、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一般1~2周消退,也可反复出现或迁延数周、数月不退。
其次是有关节疼痛,约有1/3~2/3患儿会发生关节红肿疼痛,不能走动。多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甚至部分患儿出现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的特点是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还有少数患儿出现脐周疼痛、呕吐,甚至便血、肠套叠。
另有约30%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如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这种较严重的表现称为紫癜性肾炎,一般发生在病后2~4周。肾炎发病轻重不一,多数为轻型,通常不治自愈,少数可出现肾功衰竭、尿毒症。
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该怎么办?
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是给与清热凉血辩证施治和对症治疗,如选用抗过敏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如果有感染,还会选用抗菌素:腹痛者,则用激素治疗;关节痛者给予解痛等对症处理。其目的是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缓解过敏症状,把并发症的危险降到最低点。
那么,从家长和孩子配合治疗的角度来讲,调节饮食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应给予免动物蛋白的饮食,也就是素食。食物中不要有鸡、鸭、鱼、虾、牛奶或各种肉类。经过治疗紫癜消失1个月后,才可恢复动物蛋白的饮食,恢复的原则是含动物蛋白的饮食一样一样地逐步添加。3天加一种,吃后无过敏反应再加第二种、第三种。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也有利于发现过敏原为何种动物蛋白。
其次,治疗期间患儿应控制自己不要到冷空气或人群密集环境中去,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杜绝感染机会。因为,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可导致紫癜的复发,一般3个月内患儿情况平稳,以后复发的机会很少。如果紫癜迁延不愈,超过3个月,复发机率就会增多。
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
1.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鱼、虾、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都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目前并没有什么特效疗法,以综合治疗为主。一切治疗应该以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准。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
卧牀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应该使用没有蛋白质的食物,以流食。腹部疼痛严重、大便用肉眼即可看见的,应暂时禁食,同时注意寻找和避免过敏原。学龄儿童如有胃肠道或肾炎症状者,应休学待症状消失后3个月复学。 2、药物治疗(1)激素疗法。一般病例无须用激素治疗,激素对紫癜效果不佳。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症状消失后可改用强的松口服,总疗程为2~3周。对于肾脏病变,激素无显着疗效,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急进性肾炎表现时可给与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2)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期对腹痛和关节痛可予缓解,但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亦不能影响预后。(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其他药物治疗。可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其作用为减少纤维蛋白在肾小球的沉积和血管内凝血的表现,能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未见副作用。静脉滴点山莨菪碱、维生素C有效率达92%。单纯皮肤和关节症状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关节消肿减痛。出现肾功能衰竭或急进性肾炎时可给予血浆置换疗法。
小儿过敏性紫癜要注意什么①: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②:剪短指甲,嘱患儿不搔抓皮肤,瘙痒明显时用少量止痒剂。
③:患儿衣服应宽松,柔软,避免穿化纤类衣服,保持衣服清洁干净。
④:病情恢复期脱皮时嘱患儿不要剥离皮屑。
⑤:协助翻身,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⑥:督促患儿服药,确保疗效。
⑦:急性期出血多时应让孩子绝对卧牀休息,并耐心与患儿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
⑧:避免跌倒或撞击身体引起外伤出血,特别是注意保护头部以免引起颅内出血。
⑨:饮食要注意进软、易消化、少渣半流质的无蛋白食物,忌食动物性食物和***性、热性食物,如蛋、奶、海鲜类食物及调味品如生葱、干姜、胡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