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止血法(三腔二囊管止血的临床注意事项)
请说明如何做好三腔二囊管的护理
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此时立即应用三腔二囊管是止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与药物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等相比,它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经济实惠等优点,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应用.而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插管的方法 1.用前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腔是否通畅,并分别标记出三个腔的通道。
2.先试测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囊注气量150~200ml左右,压力为6.6kPa;食道气囊注气80~100ml左右,压力为4~5.3kPa,试好后将胃囊、食道气囊气体抽尽,用止血钳夹紧导管开口处。
3.使用时,先在胃管、胃气囊、食管气囊及患者鼻腔处涂以石蜡油,以便滑润。
4.嘱患者侧卧位,将三腔管的远端从患者鼻腔插入,达咽喉部时,嘱其吞咽唾沫,以利三腔管顺利送入。将三腔管插至65cm处时,能通过胃管腔抽出胃液,即表示管端已达幽门。
5.用注射器按原预测好的气量,分别向胃囊、食道囊注入空气,注气毕用止血钳将此管夹住,以免漏气。将三腔管向外牵拉,直至感觉有弹性阻力,表明胃气囊已压于胃底喷门部。用0.5kg重的物品(500ml盐水瓶加水250ml),通过滑轮装置牵引固定三腔管,其角度为30度为宜。
6.食管气囊可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注气,如需注气按原测定食管气囊气量注入空气80~100ml,压迫食管下1/3,然后用止血钳夹住开口处。
7.最后用注射器吸出全部胃内容物。
插管的注意事项
1.注射空气时,必须先向胃囊注气,再向食道囊充气,以免向外牵引时滑出。
2.胃气囊充气要足,以防牵引三腔管时,由于胃气囊充气少,而致胃气囊进入食道,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若发生窒息,应立即拔除三腔管。
3.食管气囊压力不宜过高,防止压迫食管粘膜发生溃疡。
4.每隔12~24小时放气或缓解牵引一次,以免发生缺血坏死。一般放气30分钟后可再充气,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20m1。
5.每4小时测量胃内压力并每2小时抽胃液一次,观察是否有出血。
6.三腔管压迫期限为72小时,如有继续出血,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7.在出血停止24小时后,应在放气状态下再观察24小时,如无再出血时方可拔管。
8.拔管时,先将食管囊的气放出,再将胃囊的气放出,然后口服20~30ml石蜡油,随后将管缓慢退出,以防损伤粘膜。
插管的护理1插管前的护理临床上由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病情急,出血量多,用止血药难以控制出血。患者出现恐惧、紧张为主的心理反应。首先应鼓励其说出原因,然后向其讲述三腔二囊管的作用和插管的必要性,三腔二囊管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异物的刺激,会出现恶心、胸闷等各种不适,指导其如何配合和放松,消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对15岁患儿允许其家人陪伴。对焦虑精神困扰为主的患者,应经常与其沟通和接触,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的内心所想,对患者所出现的情绪给予理解,并协助患者各种生活护理,以达到消除焦虑、精神困扰的目的;对于出现抑郁为主的患者,在对患者给予理解的同时,应向患者介绍多成功插管后达到止血目的的患者如何处理心理冲突和克服困难,从而增加患者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消除抑郁的心理。2插管时的护理在12例患者进行初次插三腔二囊管时,患者出现恐惧、焦虑、怀疑等各种情绪,甚至不愿插管、不配合插管、插管后想立即拔管的现象,应向患者告知插管重要性及插管时的注意事项,需要患者自己如何配合,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止血并抢救生命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插管时动作要轻、稳、快,给患者一种信任感。3插管后的护理(1)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抽吸胃液,观察有无新鲜血液,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只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加相信医护人员,配合治疗;(2)每日口腔护理2次,使患者口腔清洁舒适;口唇涂以石蜡油,防止口唇干裂及口腔炎症的发生;(3)注意观察牵引位置是否良好,定时测试食管气囊和胃气囊的压力,维持囊内恒定张力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患者翻身时护士应协助固定三腔管,防止用力过猛,引起气囊滑出。翻身后,立即检查并调整好三腔管的位置;(4)经常巡视病房,安慰患者,使之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控制陪护人员,保持病室舒适、整洁、安静,便于患者接受治疗。4拔管时的护理(1)拔管后1周是早期再出血发生的高危时期,三腔二囊管拔后1周是破裂血管修复、愈合的关键时期,同时亦是多种因素诱发再出血的高危时期.患者拔管后多无不适症状,最易被患者、家属、和医生、护士所轻视,因此,患者在拔管后1周内,医护人员就要高度警惕再出血的发生,加强巡视和观察,经常检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拔管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2)饮食不当和门脉压力升高是引起拔管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进食粗糙、过热、过冷、过硬食物、过饱饮食等物理因素,通过机械运动直接刺激正在修复和愈合的血管破裂口而引起的再出血;腹水增加、血压上升、频繁呕吐等门脉压力升高表现,可直接使正在修复的血管因压力增长而再次破裂出血。饮食不当和门脉压力升高是引起拔管后再出血的主要诱因,且出血量大,不易再止血,危及生命,预后极差。医护人员除了加强饮食指导和宣教外,还要纠正患者的不正确饮食习惯,监督患者及家属严格按照饮食计划合理、科学进食;同时继续监测血压、腹水等门脉高压表现,及时或继续给予降门压治疗,尽可能巩固止血效果,防止再出血。
(3)活动增加和心理因素也会诱发再出血.拔管后1周患者及家属由于压迫止血等综合治疗有效,心情愉快甚至过分激动,患者很快恢复或突然增大活动量,如散步、用力排便、锻炼动作过猛等,从而使腹压增大,间接使门脉压力升高而引起再出血;有的患者拔管后担心随时会再出血,因而心理不安,睡眠不好,影响血管创面的继续康复,极易导致再出血。因此医护人员要制定好患者拔管后尤其是1周内的生活护理计划.5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病情危重,必须家属的陪伴和支持,通过调动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告诉患者家属有关的病情和使用三腔二囊管的作用,取得患者家属配合,使患者家属能更好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三腔二囊管止血的临床注意事项
1.操作最好在呕血的间歇进行,向清醒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病人配合,以免引起胃液返流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2.压迫24小时后宜放气减压,医学教育|网搜集以防气囊压迫过久可能引起黏膜糜烂。
3.牵引沙袋不宜过重,以防压迫太重,引起黏膜糜烂。
4.注意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以免达不到压迫止血目的。
5.加强护理,防止窒息的发生,如充气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必须及时放气。
6.防止鼻翼压迫性坏死,最好用牵引装置,鼻孔用棉花等柔软东西垫加,以免压迫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