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时为防止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呕血的护理措施***

呕血时为防止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集中在稳定病情、维持生命体征、止血、营养支持和防止并发症几个方面。以下是具体措施:

首先,病人的护理需保持安静卧床,注意保暖,避免过热或着凉。防止不必要的搬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呕血时应立即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避免血液呛入气管引发窒息。

其次,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稳定情绪。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快速输液。开始输液时宜快速,输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加乳酸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同时,准备输血,输血量及速度需依据出血程度来定。在进行加压输血时,护士需密切守护,防止空气进入血管造成栓塞。

止血措施方面,包括按医嘱给止血药,如6-氨基乙酸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入等。对于食管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使用垂体后叶素,但需缓慢注射或输入,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使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时,需参照三腔管的应用进行护理。

冰盐水洗胃法也是止血的有效方法。通过特制胃管或普通胃管,向胃内缓慢注入0-4℃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持续灌洗,用水量需根据病情来定,一般为10,000ml左右,30分钟内可使胃内温度下降,达到止血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如紧急情况,可进行纤维胃镜检查,需做好术前准备。饮食护理方面,禁食在呕吐、恶心、或休克的情况下,待症状缓解后,溃疡病病人可给予牛奶、蛋糕或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流质饮食。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饮食需根据肝功能障碍程度调节。下三腔管的病人在出血停止24小时后,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需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腹水者需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口腔和皮肤护理不可忽视,出血病人常有口臭,应每日清洗口腔三次。浮肿病人需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严密观察病情至关重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变化,注意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量及颜色,以及出血颜色的判断。如出现口渴、烦躁、出冷汗、黑朦、晕厥等症状,需考虑新鲜出血的可能性。当出现血性休克时,应按休克病人常规护理。对于意识朦胧或烦躁不安的病人,需置床档,防止坠床。

呕血病人需关注氮质血症的风险,肝硬化病人应按医嘱认真做好灌肠内积血,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门V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需密切观察昏迷的前驱症状,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如出现肝昏迷,应按昏迷病人常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2.临床观察

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

2.2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

2.3观察尿量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24 h出入量。

2.4观察神志、四肢情况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

2.5观察有无再出血迹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经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观察有否再出血,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皆提示再出血。

3.护理

3.1及时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

3.2加强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3.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

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1]。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3.4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2],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3.5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 mmHg~70 mm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 mmHg~45 mm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3]。

3.6对症护理发绀者应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

3.7健康指导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证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