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失眠

问题一:哪里的中医是治疗失眠比较好失眠是身体和心理双重发生问题的问题。

中医对身体的生理问题可以调理,生理问题解决了,睡眠会有很大改善,建议你正规医院的中医大夫处望闻问切中药调理,不要乱吃药;

更多的失眠是可心理问题,不知您是不是有什么大的事情、压力烦扰你而导致了失眠,一定要离开导致你失眠的根源因素,不然恢复很困难。

建议:将不良情绪放空,放松心情,心静神静,不要让太多的事情缠绕你,不然华佗再世也无招。

给你支两个招儿试一下:

入睡困难试一下这个招儿:

晚饭不要吃太多,8点以前吃完,睡前调整情绪,不要兴奋,喝一杯牛奶,11点躺在床上睡觉时一切都要准备好(只剩下床头灯未关),看一本书(最不喜欢看的书),有困意扔掉书原姿势闭眼就睡,甚至可以不抬手关台灯;

如果半夜醒来难再入睡试一下这个招儿:

千万不要看表(知道时间对你是个恶性***,你又会想,坏了,我又要睡不着了),尽量让自己平静,或继续看最不喜欢看的书,或按揉双侧“神门”穴位,连续一周试着把生物钟调整过来,祝做个好梦!望采纳

问题二:中医治失眠,能治好吗? 5分中医中药治疗失眠还是不错的,安全无毒副作用,效果也很明显,具体治疗方法的话还是要对症治疗,比如心火旺引起的失眠就要清心火,用莲子心,淡竹叶之类的,劳心失眠的话就要养心安神,可以吃人参归脾丸试试,最好还是要让中医师辩证施治

问题三: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你好

治疗失眠的方法:

1.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

2.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粒或早晚各服20粒(感冒期间勿服)。

3.口服黄连素:睡前口服黄连素片250毫克,对心经有火的疗效好。

4.***治失眠:睡前***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5.改变睡眠方向:睡眠时头改向相反的方向,或东西改成南北,有人认为头向南方好,因人体磁场和地球两极磁场相顺接。

6.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7.橡皮锤捶打足三里穴:睡前用橡皮锤捶打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横指处)约10分钟可促入睡。操作时要静心专注,力度适中。

8.***穴位治失眠:常用的穴位有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两筋间)、神门穴(在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涌泉穴(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

祝你健康。

问题四:中国治失眠最好的中医大夫是谁你好,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治疗失眠最好的大夫,是你自己,睡前要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看一些***眼球的事物,还有你可以尝试***神门穴、三阴交穴、安眠穴,三处的穴位,每天睡前***几分钟。会对你有一定帮助的。尽量避免口服药物来帮助睡眠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很多人一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各种的毛病,例如失眠,失眠会严重影响我们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方法来解决,例如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你学会了吗?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1

疗法一: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二: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三:耳针

医师将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

王医师说,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四:食疗

1、参味汤材料:太子参20克、五味子30克。

做法:煎后加糖浆,每次服15毫升,一日两次。

功效:治失眠、心慌乏力

2、生百合汤材料:生百合100克

做法:生百合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后加适量白糖,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心阴不足的虚烦失眠。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2

1、肝郁不化火

症状: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小便黄、大便秘结。

治疗:龙胆竹叶粥——龙胆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先水煎龙胆草、竹叶,过滤取汁,备用。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药汁,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

功效:方中龙胆草主泻肝经实火,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使不上炎。竹叶清心除烦。服用龙胆竹叶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2、痰热内扰

症状:不寐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

治疗:竹沥粥——淡竹沥汁30克,粟米(即小米)100克。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

功效: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

3、阴虚火旺

症状: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腰酸梦遗、五心烦热。

治疗:玄参百合粥——玄参15克,百合30克,合欢皮15克,粳米100克。先水煎上3味药,取汁,加米煮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功效:玄参为滋阴降火要药。百合滋阴兼清心安神。合欢皮为治虚烦不寐之妙品。诸药合之,使阴虚除,心火降,志得宁,眠亦酣。

4、心胆气虚

症状:不寐兼有心悸、多梦、易惊醒。

治疗:酸枣仁粥治——炒酸枣仁2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粳米100克。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

功效: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为治疗心胆气虚、惊悸不眠之良药。牡蛎、龙骨用于心悸不安、胆怯惊恐、烦躁不寐,功效卓著。合而为方,有镇心、定志、安魂之功,故对心胆气虚之不寐,功效颇捷。

5、心脾两虚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治疗:莲子桂圆粥——莲子肉50克,桂圆肉30克,糯米60克。加水同煮成粥,做早餐食之。

功效:莲子功专养心、益肾、补脾。桂圆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而安神,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不寐。此粥适用于劳伤心脾、气血不足之不寐,颇有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