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止泻药好,止泻药哪种好
止泻药种类有哪些 哪种止泻药效果好
止泻药是指控制腹泻的药物,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作用。常用的止泻药有以下几类:
第一,抑菌、杀菌类。针对明确为细菌性感染而进行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小檗碱,诺氟沙星。
第二,吸附和收敛止泻药。这类药物通过吸收或收敛作用,减少渗出而发挥止泻作用,代表药物为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药用碳。
第三,改变胃肠运动功能药物。抑制肠道蠕动达到止泻作用,如复方地芬诺酯,曲美布汀等。
第四,粘膜保护剂。对消化系统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代表药物有蒙脱石散。
第五,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常见药物有双歧三联活菌,整肠生等。
第六,中药止泻药。成药有补脾益肠丸,固本益肠片。
腹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原因有很多。为了达到更好地止泻效果,应采用靶向药物治疗。例如,可以选择抗生素、阿莫西林或西咪替丁。正确服药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用什么种类的止泻药比较有效果。
临床上最好的止泻药中成药是肠炎宁,西药是泻立停和蒙脱石散等。
如果是消化不良,或不洁饮食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可以选择中药止泻的药物,比如肠炎宁,可以治疗急性腹泻、腹痛、腹胀、痢疾等症状。对于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也能达到治疗效果。
西药可以选择泻立停、蒙脱石散等,具有消炎和止泻的功效。蒙脱石散是一种保护肠黏膜的药物,能在拉肚子的时候减少对肠黏膜的刺激。
对于不明原因的拉肚子,可以选择蒙脱石散、整肠生、妈咪爱等,先调整肠道菌群,再配上保护肠黏膜的药物,最好不要先服用止泻的药物。
止泻药哪种好
针对腹泻药,大家都了解吧,它是根据药品的成份来维护肠胃,降低肠胃的健身运动,进而做到治腹泻的实际效果,那麼,腹泻药哪样好呢?下边我们就来详解一下:腹泻药哪样好及其腹泻药成份分析?期待能够给大家一些协助和启发!
1、急性腹泻
大部分因为饮食搭配不干净的而造成发烧、腹痛、腹泻等症。其罪魁祸首为高致病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属,可服黄连素医治,每一次2~3片(一片100mg),一日3次。或服诺氟沙星(氟哌酸)胶襄,每一次2粒(每片100mg),一日3~4次,小孩、孕妇不宜。本病勿用易蒙停(洛哌丁胺)或棘籽苯乙哌啶(棘籽地芬诺酯)治疗,由于他们治腹泻功效颇强,易误以为药到病除,但肠胃内仍然有病原菌存有,且其内毒素不可以随排便排出来而出现腹胀、肠麻痹,甚而有血压降低等中毒了反映。
一些急性腹泻患者,并无饮食搭配不干净的史,而因为病毒性感染胃肠炎造成,且有时兴特性,如家里数人陆续病发,均有呕吐、胃痛、水质采样泻等症,可服食思密达医治,每一次1袋(每袋3g),一日3次。它能匀称地遮盖在肠管表层上,达到6钟头之久,先吸咐病原菌、病毒感染,使之固定不动,随后随胃肠功能排出来身体之外,不但能减少腹泻持续时间或降低腹泻频次,使排便成型,并且还有利于修复胃肠功能的一切正常规律,维护保养肠胃的运输、消化吸收作用。若其他药品两者之间联用,应在思密达以前1钟头服食。
针对人体体温甚高、腹痛较剧、排便中出现浓血的急性腹泻患者,应立即看医生医治。
2、肠功能紊乱
常因乙状结肠皮肤过敏引发,故又称结肠易激综合症。也会因疲倦焦虑不安、焦躁不安等心态转变,促进乙状结肠肠蠕动变快而出现腹泻。能用棘籽苯乙哌啶医治,每一次2片,一日 3~4次,待腹泻控制后,改成保持量,每一次1片,一日2~3次。它能变弱胃肠功能,有益于肠内水份再消化吸收,显示信息极强的治腹泻功效,但长期服用易造成依赖感。也可运用易蒙停(洛哌丁胺)医治,初次内服4mg,之后每腹泻1次,再服2mg,待效果显著后减药,每天给与4~8mg,直至腹泻终止。或每日使用量达 16~20mg,持续5日,若失效就关服。用时需空肚或餐前三十分钟,可提升功效。但服后可能有口干舌燥、恶心想吐、食欲不佳及腹胀、出疹、发痒等反映。对孕妇、乳母与危重肝损伤者谨慎使用;1岁下列宝宝与肠梗阻、便秘及因抗生素造成的“假膜性肠炎”等患者均禁止使用。若属反复性腹泻,可服得舒特片,每一次1片(一片 50mg),一日3次。
一些肠功能紊乱患者,也可因慢性结肠炎造成,大多数因为以往患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未完全痊愈,而变为肠功能紊乱,有时候还随着乙状结肠皮肤过敏,可服羟氨苄青霉素医治,每一次2片(一片0.25g),一日3~4次。或服食黄连素、诺氟沙星与易蒙停、棘籽苯乙哌啶等,皆能见效。